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 Blog 是甚麼碗糕啊?[轉貼(二)]

http://www.zdnet.com.cn/news/review/story/0,3800057985,39079320,00.htm

博客(blog)與"蝴蝶":博客現象的管理學分析

作者: 吳伯凡 / ZDNet China
CNETNews.com.cn 2002-10-24 12:58 PM

如果說,技術知識與投資還有一定的相關性(比如Linus如果連一台PC都買不起,發明Linux就相當困難),那麼在非技術的知識和信息生產領域,知識和信息與投資的相關度微乎其微,除非我們把維持平均或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費用也稱為投資。

一 "知識工人"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提出"知識經濟"概念的彼得·德魯克說,"我們至今還不十分理解,知識是如何作為經濟資源起作用的。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經歷以形成一種理論並檢驗它。……至今,還沒有知識領域的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任何跡象。"他斷言,雖然知識已替代資本,成為了主要的經濟資源,但人類要寫出一本堪與馬克思的《資本論》旗鼓相當的《知識論》,至少還需要一百年的時間。

原因在於,知識與傳統的經濟資源太不一樣了。比如,知識不同於作為舊經濟的"財富之本"的土地(包括礦藏)–總量是有限的,而知識的總量是無限的,而且越來越呈現加速度增長。經濟學被定義為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稀缺資源的學問,那麼面對知識這種非稀缺資源,經濟學會不會無言以對?

作為正在成為當今主要經濟資源的知識的"怪異"之處還有很多。其中,還有三點需要留意。

第一,知識生產的效益與投資的大小之間,相關度甚低。德魯克說,沒有證據表明,更多的投資能帶來更多知識收益。換言之,一種知識的"首次創成本"與其可能創造的價值之間往往顯現出極不對稱的關係。比如,萬維網技術是由一個外行(物理學家伯納斯-李)在業餘時間"順手"發明並向社會免費提供的;讓微軟眾多拿著高薪的技術高手們寢食難安的Linux技術,是由芬蘭的窮學生Linus在課餘時間發明的。這些技術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難以估量,它們的"首次創作成本"是極低的。

如果說,技術知識與投資還有一定的相關性(比如Linus如果連一台PC都買不起,發明Linux就相當困難),那麼在非技術的知識和信息生產領域(比如文學、新聞等通常被劃入所謂"內容產業"),知識和信息與投資的相關度微乎其微,除非我們把維持平均或最低生活水平所需要的費用也稱為投資。這是一個最有可能發生少年大衛打敗巨人哥利亞的故事的領域。以德拉吉與《時代週刊》這樣的媒體巨頭的對比為例,巨額的費用只能保證新聞媒體巨頭的常規運轉,但不能保證它們能捕捉到最有新聞價值的新聞,不能避免只有"四兩"之力的德拉吉在捕捉、傳播一個有重大價值的新聞上讓有千斤之力的《時代週刊》望塵莫及。

第二,與普通的經濟資源正如相反,知識蛋糕不會因為分享而導致每個人"切分"到蛋糕變小。一個人享有一種知識不妨礙其他人同時同質同量地享有這種知識。非但如此,一整塊知識蛋糕在被分享的過程中很可能在質上更優,在量上更大,每個分享的人可以同時得到這一整塊更優更大的蛋糕而不是切分到一小塊。尤其值得注意的,分享本身就是這塊蛋糕變優變大的前提條件。梅特卡夫定律說得更明白:網絡資源的豐富程度與索取資源的人數成正比。任何知識(及有用信息)都有隱形的"倒鉤刺"–這是由知識活動的反饋機制決定的,一個有健全頭腦的人在接受知識時,從來不是聽任傳播者把知識推給(push)他(即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被知識激活,他在把知識從傳播者那裡"拽出"(pull)的同時,他的腦力在不知不覺中被"拽出",匯入到原初他所介入的知識共同體中。既有的知識不是作為一種固定的實體而首先是作為知識的酵素動態地存在著。熟悉Linux發展史的人對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

"自由軟件"運動中有一個經典問題: Free software是"自由軟件"還是"免費軟件"?爭論雙方各執一詞,是因為雙方都沒有明確意識到:一個自由軟件社區是一個具有同心圓結構,由生產性社區和消費性社區兩部分組成的"共同體"。其核心部分是生產性(以高度參與和反饋的行為來實現知識增值)社區,其外圍是消費性(無反饋或弱反饋的用戶)社區。對於處於生產性社區的人來說,free software是一個他們深度介入的自由創造的"活劇",對於處於消費性社區的人來說,free software主要是一個可以免費使用的產品,但不排除有朝一日他們深入到生產性社區中去,也不排除有朝一日他們從同心圓游離開去。

極端的知識生產者受制於一種非經濟的投入產出機制,其投資回報率既非(至少主要不是)經濟性的,也非(至少主要不是)倫理性的,而是心理性和精神性的–高度的智力和情感投入換取的是高度的自由感,即回應智力挑戰,清除知識障礙後的成就感和智力英雄主義的榮耀感。當我們理解了一個通宵達旦玩遊戲的人尋求的回報是什麼的時候,我們也大致理解了一個極端的知識生產者的"投資回報率"–高度的專注、高強度的智力勞動就是其"投資",在這種勞動中體驗到精神自由度和個人成就感就是其"回報"。而這整個投資回報過程,看上去都與貨幣和資本無關。

總是從人的唯利是圖的本性出發,總是以貨幣和資本為基本語言的經濟學無法解釋這種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的活動的。以Linux這項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技術研發工程為例,全世界有75萬名優秀的程序員毫無報酬地投入到Linux的開發和改進中,這75萬名程序員的動機是什麼?Linus說,這種動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闖關"。沒有人也不必有人來為你的"闖關"來付酬,因為"闖關成功"是闖關者"致命的誘惑"。但與各式各樣的"群英會"、"擂台賽"不一樣的是,技術高手闖關成功的結果不是純遊戲性、非功利性的,他們的成果可以直接成為一種巨大的可以用貨幣來度量的經濟資源和財富。套用哲學家的話來說,他們的行為是一種"無功利的合目的性"行為,即非經濟的經濟行為。

由此我們注意到知識資源的第三個特點:免費假象。

在知識和信息以超低成本複製和傳播的情況下,"拔一毛而大利天下"就成為現實。"一個人使用,不妨礙其他人同時同質同量地使用",知識的這一特徵意味著,知識一旦能被低成本複製和傳播,那麼它的效益可能會不受限制地增長。伯納斯-李最初是利用自己業餘的計算機知識,為自己編製一個便於查詢的通訊錄,萬維網技術就在這個過程中被無意發明出來了。在信息和技術傳播的成本高昂的時代,也不乏能工巧匠發明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技術,但這些技術和工具只能是一些極小範圍內使用和以極慢的速度傳播,比如一個木匠只能手把手地將一項絕活傳給其徒弟,徒弟以無償勞動的方式向師傅支付"首次創作成本"。在這個過程中,木匠的這一知識的"首次創作成本"與其創造經濟價值之間是基本對稱的。而一當知識的傳播成本和知識化為產品的成本大大降低,極低的邊際成本就會創造巨量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此時,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如果沒有對暴利的訴求,那麼知識產品的使用者就會以低廉的費用甚至免費來獲得使用權。免費的知識產品沒有為GDP的增加做出貢獻,但"社會總福利"卻增加了。

在評估互聯網這種強有力的知識和信息傳播工具和互聯網時代的知識和信息的價值的時候,我們容易墮入一個陷阱:單純從GDP的角度來度量其價值,而無視互聯網和互聯網上的知識傳播對於增加"社會總福利"的巨大貢獻。比如說,一封電報(每個字要花費七分錢)對於GDP的貢獻遠遠大於一個email,但其它對"社會總福利"的貢獻要遠遠低於後者。再比如,從GDP的角度來看,像德拉吉的個人網站這樣的"個人媒體"的價值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從"社會總福利"的角度看,它們的價值可能要比若干個巨型傳媒集團加起來還大。

在統計世界總勞動力的時候,世界經合組織(OECD)曾提出一個聽起來有些奇怪的概念–UDWs(Unpaid Domestic Workers),即所謂"非受薪家庭工人",指的是大量從事家務勞動但不掙薪水的婦女。沒有他們的勞動,社會的總福利就會大大降低,甚至GDP也會大大下降,但她們的勞動沒有被計量,也很難計量。表面上,她們對GDP的增長是沒有什麼貢獻的。當然,如果採取一種很合理也很怪誕的方式,讓一家的家庭主婦到另一家做保姆掙錢,再用掙來的錢雇另一家的家庭主婦來做保姆,這樣GDP一定會大增。(唯GDP論的合理和荒誕之處,可以從"破窗效應"中看出來:砸壞一塊玻璃窗的人對GDP是有貢獻的,小心翼翼地擦窗戶的家庭主婦對GDP是沒有貢獻的。)

正如著名的管理哲學家、倫敦商學院教授查爾斯·漢迪指出的,傳統的生產主要是由組織來創造的,但在正在來臨的社會中,組織(企業)創造的財富占社會總財富的份額將主益下降。知識社會的勞動者("知識工人")既可以在組織中創造財富,也可以在組織外以"皮包職員"的身份進行生產:

皮包職員的生活逼迫他們用圓圈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像一個餡餅狀的圖表,上面用不同的顏色分成不同的塊塊,每一塊表示希望得到的不同類的和不同數量的收穫。有些收穫是以金錢表示,有些則是以愛、創造的滿足感、影響力、快樂,以及諸如此類。當然,圖表是在不斷變化的,各塊的大小隨投入的不同而此消彼長,代表收穫價值的顏色也隨投入的不同而或明或暗,而且這些變化不是按年計,而是按星期甚至按天計。

也就是說,知識工人既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非受薪家庭工人"(當德拉吉辦他的個人網站的時候,Linus在自己的小屋子裡不分晝夜地編寫程序的時候,他們就是"非受薪的家庭工人"),也可以成為組織的僱員(就像Linus應邀從芬蘭來到硅谷加入一家公司),也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平台變成一家微型組織("跳蚤型組織")。傳統的職業線性的(與"園圈的方式"相對)、以薪酬為唯一報酬、以組織內的陞遷為指向的職業生涯圖是不適合於這種"皮包職員"的職業生涯的,因為他們提供"免費的"產品和服務的時期–其實是"自由的"產品和服務–在這種職業生涯圖中就呈現為空白。

對知識和知識工人的初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致印象:知識社會的經濟是一種"複雜"的經濟,知識工人是一種大異於傳統的"組織人"的人,在面對這種經濟的時候,傳統的經濟學會不暴露出自己的與生俱來的"色盲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知識社會的經濟在部分程度上表現為一種"隱性經濟",知識工人的手,是很多時候是特殊意義上的"看不見的手"。

二.黑客與博客

通過以上的考察,我們可以對博客的身份進行一番識別了。

首先,博客是"知識工人"的一種類型。

要想真正瞭解什麼是博客,恐怕得從另一種"知識工人"–黑客說起。

這裡所說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區成員那樣的生產性而非破壞性黑客。

眾所周知,"開放源代碼"是以Linux為代表的自由軟件運動的基本主張,其他主張(比如不以自由軟件牟取商業利益)都是由它派生出來的。這是因為,只有開放源代碼,才能保證一個軟件是一個開放的、讓人自由創造的平台,即保證自由軟件始終是"自由的"。作為自由軟件的一種附屬特徵,"免費"只是手段(為的是保證源代碼的開放,只為要想拿這個軟件牟利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封閉這個軟件的源代碼),而不是目的。

"開放源代碼"的捍衛者的"終極關懷"是不難體認的:知識只有被共享,才能被不斷優化和升級,建立和維護一個知識共同體,是一種知識生產的前提條件。

這裡所說的知識共同體,與組織體的知識團隊是不同的。無論是企業還是非盈利性組織中的知識團隊,都"編製"有限、成員的可選範圍有限、一旦建立就內外有別的、在相當程度上固定不變,並且與利益交織的集體。與之相比,因共同關心的問題非功利地聚集在一起的知識共同體,是不受規模限制的(所有才有了由75萬程序員組成的Linux共同體),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雙向選擇、沒有"招聘時間"限制(可隨時加入),虛擬性的、在結構上有高度彈性的知識群體。這種知識共同體,用Linus的話說,保證了優秀的知識工人不是與公司裡有限的、很可能並不優秀且有過多私心雜念的人,而是與世界上最優秀且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因此,黑客的力量與其說來自於他本人作為"知識個體戶"的智力,不如說來自於一種適合於知識生產和知識創新的新型組織("知識共同體")的機制。而這種組織機制–開放性、自組織、自我優化,恰恰是由知識的充分共享–源代碼的開放–來保證的。在這個意義上,黑客與其說是指人,不如說是指一種全新的(只因網絡技術的出現而出現的)知識的生產方式和交流方式。

認識到這一點,對於理解博客相當重要。

與黑客不一樣的是,博客(Blog/Blogger)從一開始首先就是指一種網絡交流方式–繼Email、BBS、ICQ(IM)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一種媒體形式–自媒體(we media)或者叫"個人媒體"。換言之,僅從字面上講,博客首先是指一群人,其次才是指某個人,首先是指"我們",其次才是指"我"–通過多鏈接的、序曲-導言式的網絡日誌,使"我"成為"我們",並讓更多的人匯入到"我們"中來的"我"。

不少博客是由黑客演變而來的,如著名的博客網站Slashdot的創辦人羅勃·馬爾達就是Linux社區中的一員,因為"知識共同體"是他們共同的血緣。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裡,借用鄧恩的詩句來說,"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同一個大地的一部分。單個的博客不是一個自足的點,而是一個知識網絡上的節點。

相對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顯地表現出"節點"的性質來。

與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識門檻低得多。博客的"源代碼"本身就是開放的。博客的文本是一個"天然開放"的文本,而不是一個"只讀文本"。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不是作者(版權所有者),它自身可能已經攜帶了不少鏈接,但讀者可以加上自己的鏈接。與傳統媒體不一樣,博客文本不謀求甚至消解"作者主權",博客不是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過已有或潛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鏈接,把注意力引向一個個"他者"。最重要的是,是讓把讀者引向讀者自己,讓讀者成為作者,從知識和信息的消費者變成接供者。

萬維網是互聯網的核心技術("超文本傳輸協議",即HTTP),而萬維網的核心是超文本。沒有萬維網技術之前的互聯網,差不多只是一種改良了的電報技術。基於超文本的萬維網,使得我們能方便地從一個文本中逸出,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文本。但遺憾的是,即使是在今天,互聯網上的媒體並沒有充分地利用超文本的特性。互聯網上的諸多媒體網站,不過是電子化的舊媒體,其內容不過是電子化了的印刷文本,許許多多的ICP,確確實實是Internet Copy & Paste。無論是Email還是BBS,以及ICQ,傳統媒體的痕跡歷歷可見,它們分別是互聯網上的電報技術、互聯網時代的海德公園或民主牆,互聯網上的電話技術。它們與www和http的距離其實很遠。

博客做的,是"把愷撒的歸愷撒,把上帝的歸上帝"。它要現身說法:新媒體到底新在哪裡?它要反抗互聯網對於超文本的遺忘。

超文本說到底只是一個包含無數個門的"門廳"(gateway),並且持續地把房間變成門廳,而印刷文本則如同一個只有一個入口的房間。二者的差別,恰好對應於"知識共同體"與"知識個體戶"、"知識網絡"與"知識孤島"的差別,也對應於"開放源代碼"與"封閉源代碼"的差別。

有關超文本與文本的不同,以及超文本的文化意義,本人在《孤獨的狂歡》中有較詳細的論述,這裡不再贅言。

這裡我只補充一點。已經有技術專家指出,"超文本"雖然是一個相當晚出的技術術語,但"超文本"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猶太人的法律文化。猶太人的法典《塔木德》是一種看起來多少有些奇怪的法典。表面上,它由正文與後人的註釋兩部分構成,但兩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兩部分互為正文和註釋。而且,註釋也是多層次的,包括對註釋的註釋,對註釋的註釋的註釋……

《塔木德》的特點是:它是一種開放的文本而不是一本"只讀文本";原創者(立法者)與再創者(法律的解釋者)只有先後之分,但在權威性上沒有差別,從而出現了一種泛作者和泛讀者化傾向;《塔木德》的所有作者組成了一個非共時性的知識共同體,使一部法律在時間中不斷優化、升級。

如此說來,塔木德的作者可不可以算作最早的博客?

三、超文本的力量

博客的使命是"把屬於互聯網的還給互聯網"。正如《沙龍》(Sloan)雜誌在評價博客的未來時說的:"Blog的未來並不在於是否把《紐約時報》拉下馬來,它的未來在於使自己成為一種發掘網絡無限鏈接能量的力量。"在互聯網時代,知識的力量更多地表現為知識共同體(通過網絡相互鏈接、聚合在一起的知識個體)的力理,"知識就是力量"有了一種新的版本:"超文本就是力量"。

因此,要瞭解不同於組織中的知識團隊成員的博客(虛擬知識共同體)的特點,我們有必要在哲學的層次上弄清楚:超文本與文本的差別到底何在?相對於文本,超文本有什麼優勢?

提出"注意力經濟學"的高海伯(Michael Goldhaber)指出,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注意力不對稱。讀一本書,就是向一本書的作者付出注意力(pay attention to the author),但讀者的這種付出是不受回報的,儘管讀者時不時感覺到作者在注意他,就像當你凝視一幅畫像的時候,常常感覺到畫中人也在盯著自己,當你換一個角度看這幅畫的時候,你感到畫中人的目光隨著你的移動而移動。事實上,作者是高高在上的。他在寫一本書和一篇文章時, 他總是努力做到"自圓其說", 總是有意無意地置他自己的視野、見識上的局限所造成的種種紕漏於不顧, 否則他根本不能寫完一本書和一篇文章。 "自圓其說"必然以或多或少、 或顯或隱的故步自封、妄自尊大、 削足適履、 固執己見甚至強辭奪理為代價。可以說, 印刷文本都不免是作者有意無意設的" 意義的陷阱"。

然而讀者很難意識到自己已陷入到"意義陷阱"中,即使意識到,他也很難自拔。另一方面, 即使作者極力避免強辭奪理,但一本書畢竟是一本書而不是一個超級圖書館,何況說到底,一個超級圖書館很可能是一個更大的意義陷阱,無論是一本書還是一個圖書館,其實都是長度不一的死胡同。

印刷文本所遵循的,是一種"線性層級格式"(linear hierarchical format)。這種格式又決定了"作者主權"交往模式。也就是說,印刷文本是一種"只讀文本"(read-only text),一種線性的、等級森嚴的文本,一個"啞終端"(dumb terminal)。印刷文本從外在形式到內容都是固定的"成品",讀者無法把它拆散和重組。

印刷文本的完成,實際上是將作者寫作過程中的無數的偶然性關聯梳理成為一條清晰的思路,並用文字呈現出來。作者聲稱這就是他意識的表達,實際上是在用公共話語("印刷詞")來強行干預意識活動並捏造"意識活動"(具有前定的連貫性的進程)的行為。自上世紀末以來,為數不少的哲學家和文學都意識到文本的暴政,儘管他們也不得不借助於文本的暴政來反抗暴政。羅蒂反省哲學旨趣的這種轉變時說:"文本的連貫性並不是在它得到描述之前即已存在的東西,就像當我們將一些散亂的點連接成線之前這些點並不具有連貫性一樣。所謂連貫性不是什麼別的東西,而是這樣一個事實:有人在一大堆符號或噪音裡面發現了某種有趣的東西,通過對這些符號或噪音進行描述使它與我們感興趣的其他東西隨聯繫了起來。"

羅蒂敏銳地看到,他所批判的連貫性信念實際上來源於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在亞氏看來,世界(自然)的成因一共有四種: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自然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在一種內在的目的("隱德來希")的驅動下賦形的過程。而知識活動(愛智)就是要超越表面的、偶然的或外在的東西而達到內在的本質。

深受亞里士多德影響的哲學家和文學家們相信,意識中同樣存在著這樣一種"隱德來希",能使混沌的意識逐漸賦形,寫作和批評的使命就是以看似相反的方式來呈現、揭示這一前定的連貫性。靈感的出現,就是這種這連貫性在意識中的突然彰顯。而在羅蒂看來,作家和批評家的洞見也許令人激動和令人信服,以致於使人產生了某種幻覺,認為"本質"就已經被揭示出來了。"但是,那令人激動、令人信服的東西實際上只不過是根據解讀它、激發它的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對我來說,打碎’使用文本’與’詮釋文本’之間的界限,而僅僅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區分出’使用文本’的不同類型,也許更為簡單。"

打碎"使用"和"詮釋"之間的界限,包含著一種典型的反本質主義和反基礎主義的主張。真理不是映照出自然之"隱德來希"的鏡子,而是人的意識自身編織的信念之網。羅蒂特別強調,這張網不是由一位網絡之外的織工在編織,而是由網絡本身在反覆自我編織,即不斷拆開舊的網結,同時又不斷地織上新的網結。在這張網上,任何一部分都可能被拆開,沒有任何一部分可以被認為是網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是說,這樣一張網是沒有中心和邊緣的區分的。

現在我們看得更清楚了:博客要做的,是提供這樣一種信息和知識平台:作者與讀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文本的使用者與文本的詮釋者(衍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一個文本與網絡上的所有文本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網絡日誌就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引導性文本,它更像是一個具備導航系統和多條航線的"港口",一方面,閱讀的過程既是從這裡出發航行的過程,也是一個擴建和重建"港口"的過程–眾多的讀者可以成為眾多的作者–在上面加上自己的內容和鏈接,使這個文本的資源大大豐富。

這樣,一個文本就是自然而然地成為小型的、基本粒子式的知識共同體。在這個知識共同體之上,是包含眾多動態性文本的更大的知識共同體,比如一個博客網站。超文本特性,使知識工人可以自由、活躍地流動,導致眾多的知識化合作用,不斷形成新的知識共同體。傳統媒體,即以文本為信息和知識載體的媒體,也能形成某種意義上的信息和知識的共同體,但由於作者與讀者的界線森嚴,讀者與作者互動性微弱,更談不上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性。而博客–文本的初始和暫時作者–是在技術上得到保證的虛懷若谷的作者,讀者發現文本中有無數的作者位置虛位以待,隨時可以成為一個暫時的作者和知識導航員。

相對於傳媒體,作為虛擬信息-知識共同體的博客之所以是一種"殺手應用"(killer app),是因為它可以將各個知識和信息領域裡的高手和最知情者聚集在一起,組成無數個規模不一的夢之隊,讓各個領域的"奧運會"長年累月地在網絡上舉行,讓正規組織中無用武之地的黑馬隨時出場。

當德拉吉把一篇講述"我們的總統對一個名叫萊文斯基的女孩微笑"的花邊新聞稿寄給《新聞週刊》和《時代週刊》時,遭到的是無一例外的冷遇。相對於那些暴風驟雨般的新聞,這德拉吉的新聞稿聽起來是一些無憑無據的閒言碎語;有如此強大的微軟在,Linus卻在斗室裡編寫一個小軟件……這些,都讓人想起了一個情景:一隻蝴蝶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扇動了幾下翅膀。一個的構想,一個設計,一個創意,甚至一個疑問,在出現的時候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作為一個複雜系統的信息傳播和知識創造機制,互聯網能讓它們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德拉吉和Linus都不是博客,但他們與博客有實質的相通之處。最重要的是,導致他們引發蝴蝶效應的機制與博客生產、傳播知識和信息的方式–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之間,知識旨趣和知識背景相通的知識工人之間的超文本式的鏈接–是相通的。

四、知識風暴是如何形成的?

要詳盡地描述近乎"黑箱"的蝴蝶效應產生的過程幾乎不可能。但我們可以把在網上發生的信息和知識的蝴蝶效應看作是一種由某個肇始於某個節點的知識和信息的疾速繁殖。事實上,某個理念迅速觸發出巨量的知識和信息,是知識和信息生產中常見的情形。最常見的是在個體頭腦中出現的"靈感"現象和小型群體中的"頭腦風暴"。

不過,網上發生的知識和信息的"蝴蝶效應",其規模和強度遠遠大於個人的 "靈感"和小型群體的"頭腦風暴"。

從心理學上講,所謂靈感,就是特定的情景、語境使潛藏在人下意識和無意中的大量隱性的知識和體驗進入到意識層面上來,頭腦中某個"鏈接"被突然打通,意識活動因突然獲得巨大的支援力量而倍感強勁。而成功"頭腦風暴"也是通過充分的知識和信息交流,將每個人頭腦中的平時沒能展示出來的隱性的知識和信息調動起來,相互衝擊和激活,群策群力,形成富有創造性的理念和構想。

有過靈感突現,經歷過成功的"頭腦風暴"的人,都會感到,自己知道的東西其實遠遠多於、優於自己以為自己知道的東西,自己的頭腦中一直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珍藏",如果不是由於一次偶然的觸動,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竟然有如此多的"珍藏"。

用比喻說法,靈感突現和成功的頭腦風暴,就是將人日常狀態下平淡、線性、像文本一樣的意識活動,變成了超文本式的意識活動,從某個意識"節點"點擊進入,出現了別開生面、別有洞天的局面。

著名的知識管理專家Thomas H. Davenport和Laurence Prusak認為,所謂"知識管理",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調用組織或個人本來已經擁有但可能不被覺察甚至徹底遺忘的知識資源。知識資源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它有如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冰山–大部分隱沒在水面下,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對於知識,人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只關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忽視或無視大量被遺忘和滲漏的知識。

說得更直接一點,知識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防止知識滲漏,並最大限度地促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之間的相互轉化。

所謂隱性知識的特點是:主觀的,不易語言化和形式化的,隱藏在人的腦中,透過行為、經驗、習慣表現出來。

顯性知識: 可以用語言傳達,具有語言性與結構性。

知識創造是經由隱性和顯性知識互動(知識迴旋)而得。包含著四種運動:

一、從隱性到隱性。個人間分享隱性知識,主要通過觀察、模仿和親身實踐等形式使隱性知識得以傳遞。師傳徒受是其典型形式。二、從隱性到顯性。即對隱性知識的顯性描述,將其轉化為別人容易理解的形式,這個轉化所利用的方式有類比、隱喻和假設、傾聽和深度會談等。

三、從顯性到顯性。這是一種知識擴散的過程,通常是將零碎的顯性知識進一步系統化和複雜化。比如學校教育。

四、從顯性到隱性。團體工作、干中學和工作培訓等是實現顯性知識隱性化的有效方法。

這四種運動,構成知識螺旋的運行(如下圖所示),可以不斷提升下一次知識迴旋的起點,組織的知識基礎不斷擴展,組織的能力不斷提升。

人們常常說,"靈感"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換言之,它是難以管理的。事實上,靈感縱然不是像水龍頭裡的水一樣招之即來,但它也是可以管理–對隱性知識資源的有意識的、程序化的調用。一些人之所以比另一些人有更多的靈感,除天資外,還與其對隱性知識的管理方法密切相關。而"頭腦風暴"也是知識管理的一種形式。

不過,從管理的角度看,相比於Blog,有意識地觸發靈感和開展頭腦風暴都有明顯的缺陷,比如偶然性大,可重複性低,參與者的可選擇範圍小因而智力搜索的範圍小,成果的傳播範圍也小,腦力震盪度低,等等。

Dylan Tweney認為,Blog就是一種"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原因就在於前面已經提到的,Blog能"發掘網絡無限鏈接能量的力量"–網絡日誌作為一個初始文本,它能將高手、最知情者摩肩接踵地捲入其中,可能將文本中看似平淡無奇的詞語變成一個個別開生面的鏈接,其意義的豐富性、衝擊力大大超出初始文本,進行接連不斷的"登堂入室"的遊戲,形成一輪又一輪的意義風暴。

當我們閱讀一個文本時–哪怕這個文本向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作者在寫作時動用的大量的知識資源很多都被作者或者出於自私和狹隘或者出於粗心而隱去了,我們難以窺見作者的搜集信息、積累知識的全過程,我們也不知道不利於作者立論的種種反面意見……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在水面的一角。如果我們知道這個文本的"源代碼",我們在閱讀時進入創造性思考的空間將會大大增加。

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看,超文本對於文本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是一個允許隱性和顯性知識互動,形成知識迴旋的空間,即形成巨大的知識風暴的空間。

所以說,知識就是力量又一個新版本是:"博客(Blog/Blogger)就是力量"。

開始買維他命和喝牛奶

由於長時間的熬夜和無固定運動的習慣,

從昨天開始買維他命和喝牛奶,長期抗戰到研究所考試

雖然如此保養,但是身體還是不可能有起色,所以走一步算一步囉。

男孩子可以去屈臣氏買鋅丸+維他命b和c

60粒約180元,一天吃一顆就好,吃多也沒有很大的幫助^ ^”

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 Blog 是甚麼碗糕啊?[轉貼(一)]

May 11, 2004

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這是我給《微電腦傳真》的稿子,據說是刊登在五月號(第 207 期)上但是由於邀稿者離職之故,大概不會刊登出來了。以下為全文,共約一萬五千字;請注意這些內容使用需註明出處,未經允許不得作為商業使用,商業用書面印刷權目前僅授予微電腦傳真雜誌。

——————————————————————————–

作者 : Jedi

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 Blog 是甚麼碗糕啊?

源起

Blog 指的並非任何一套特定的軟體,也不是特定的系統或服務; Blog 實際上是一種強調吸收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代表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的傳播媒體。

在我們仔細介紹 Blog 之前,首先得談談甚麼是 Weblog 。 Blog 一開始正是 Weblog 的縮寫,而 Weblog 這個字眼最早是由 jorn barger 在 1997 年左右提出來的。在這之前,網路世界裡所謂的 weblog 通常指的是 web log ,這是在網頁伺服器上一種硬生生地、充滿技術性記載、無關乎敘事的紀錄檔,忠實地記載著這一台伺服器上的眾多封包往來。在這樣的紀錄檔中,可能包含了幾點幾分的時候,來自那個 IP 位址的電腦提出了甚麼樣的要求;幾點幾分的時候,來自那個 IP 位址的電腦取得了些甚麼樣的資料;幾點幾分的時候,出現了甚麼錯誤訊息。諸如此類,這些內容既多且繁雜,更不具甚麼可讀性。若非是想要分析流量或察看可疑之處的系統管理人員,恐怕實在很難提起性子慢慢讀(事實上,即便是這些系統管理人員,也都得仰賴其他的程式,纔能「讀」出這些記錄背後的意義)。

讓我們回到 1997 年,當 jorn barger 提出這個新字眼時, Weblog 所指的乃是一種用網頁 (web) 來呈現的個人日誌 (log) ;或者更精確一點地來說,是一種由週期性發表的文章所構成的網站,這些文章可能具有相近的主題、或由同一(小群)人所撰寫,並依序排列在網站上,內容則通常充斥著大量的超連結。在概念上,這其實並不是多麼新穎的玩意兒,早在全球資訊網方興未艾的 1993 年,就開始有人用雙手一點一滴地維護著自己的首頁,累積著平日的文字點滴。專門開設個人板的 BBS 可以追塑到 1997 年 5 月 20 日蛋捲個人站的誕生,使用的是由 Gene 所撰寫的 PeRsOnal BBS 1.0 ;同時 1996 年之前,就不斷有開發者持續釋出網頁格式的 WebBBS 系統,這 WebBBS 加上個人板,可說是最早的 Weblog 系統了。另一方面, 1996 年的 PCHome ePaper 電子報、 1997 年智邦電子報 、 2000 年明日報 MyPaper 個人新聞台先後掀起了個人電子報的風潮;這些電子報發報平台,撇去郵遞論壇的功能不看,紮紮實實地正是道道地地的 Weblog 平台。其中尤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人氣鼎盛的 2001 年年初,一度有著超過一萬五千份 Weblog 、文章數近十二萬篇、平均每日瀏覽點閱數三十五萬人次的佳績;雖然當時一萬五千多名台長,幾乎都不知道 Weblog 這個字彙,但這絕對足以看出 Weblog 魅力之大。祇可惜當時明日報團隊經營狀況不佳,個人新聞台的前途一波三折,雖然最後終於併入 PCHome 旗下而得以存活,但已流失不少使用者,甚為可惜。除了上述的 BBS 個人板與各式各樣的個人新聞台,另外也有人把它稱做網頁型態的日記,不過並沒有人規定 Weblog 每日一篇,所以或許稱做網頁型態的札記會更恰當。

網頁札記的作者們很快地就發現,如果他們總是得徒手編修網頁的話,就會沒有時間能夠寫新的東西;當文章的發表頻率越密集時,這個問題就越嚴重。於是會寫程式的人開始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程式或腳本,來處理這些瑣碎的技術細節,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來撰寫或維護文章的內容。無論是 WebBBS 上的個人板,抑或各種個人新聞台也好,可以說同樣都是這種需求下的產物。不約而同地,這些系統一開始就以最簡單也最開放的形式來表現文章內容:公開取閱的網頁。網頁形式提供了多媒體的能力,於是 Weblog 的內容不再受限於文字,更可以是圖片、聲音、影像;而公開的特質則奠定了 Weblog 主張分享的基礎。

隨著這些工具的發展,以及網路文化與現實世界的日益緊密連接,今日的 Weblog 或多或少都具備了下列四種特徵:第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彙整」。無論 Weblog 的內容是圖片、聲音、影像、文字或其他任何媒體,也不管這些東西被發表的週期是頻繁或稀疏,它們一定得按照某個方法加以彙集整理起來。彙整的方法有很多,作者可以按照實際的內容來加以歸類成「心情」、「技藝」等,並把屬於相同類別的東西放在一起,這就稱做分類彙整;也有可能是按照發表或修改的時間來彙整,這種方式姑且稱做按時彙整,根據彙整的頻率不同,還可以細分為把同一天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逐日彙整、把同一個星期裡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逐週彙整、把同一個月份裡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逐月彙整、甚至是把同一年內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逐年彙整。更甚而者,還有一種彙整方式,就是把每一個東西都單獨整理起來,這就稱做單篇彙整,表示作者認為每一篇文章或每一樣東西,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彙整的方式雖多,卻沒有任何限制; Weblog 的作者可以隨意選用彙整的方法,甚至採用多重彙整,也就是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彙整方式。事實上,「彙整」的方法與過程,正反映著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她是如何看待 Weblog 裡的內容?她如何表達文章或其他媒體內容間的關聯性?她如何決定孰重孰輕?這些都是讀者們能夠從彙整裡所加以揣測的。

第二個重要的特徵是「靜態鏈結」。在日積月累之下, Weblog 的內容勢必會越來越多;為了要能夠找到特定的一小段內容,於是需要有一系列的鏈結,分別指到特定彙整檔案裡的特定段落。像這樣的鏈結就稱做靜態鏈結,因為他們理論上要是固定不變的;無論是甚麼時候,同一個鏈結就一定會連到固定的段落。如果我們更仔細去察看這些靜態鏈結,就會發現前述彙整的斑鑿依舊存續;妥善規劃過的靜態鏈結本身就會具有相當高的可讀性,妳可以看到 Weblog 站台網址後面接著足以表現彙整方式與彙整名稱的路徑名及檔名,最後或許再加上一個定位錨。所以細心的讀者光從靜態鏈結上,就可以猜出這個靜態鏈結會連結到哪兒去、是怎麼被 Weblog 所分類彙整起來。靜態鏈結在 Weblog 的發展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 Weblog 間正是靠著這種鏈結,纔得以密集引用、互相連結。又因為靜態鏈結這個會被以固定、不變的樣子公開於網路之上,並且能夠讓其他讀者直接讀取的性質,更暗示著 Weblog 開放與分享的特質。

第三個特質跟第四個特質很容易讓人混淆,他們分別是「時間戳印」跟「日期標頭」。當妳透過任何 Weblog 系統新增或編輯文章(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媒體檔案)時,系統往往會在內部資料庫裡把時間記錄下來;這個特質的目的是為了要建立起 Weblog 內部的先後順序,這種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會是奠定 Weblog 內在情境的重要依據,因為所有新的創作其實都得建立在原有的內容之上。時間戳印不見得要顯示出來,真的會顯示在網頁上、讓讀者們看得到的,叫做日期標頭。如果說時間戳印提供了 Weblog 內部的脈絡,那麼日期標頭就是把 Weblog 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憑藉了。讀者們透過日期標頭,可以掌握任何一篇文章、圖片、聲音、或影像被發表或被編修的時空背景:當時世界上發生了甚麼事件、作者的精神狀態(熬夜?)、其他人的 Weblog 發表了些甚麼……。實際說來,日期標頭不見得要跟時間戳印一致,更不需要跟時間戳印一樣精準到零點幾秒;時間戳印是給程式看的,而日期標頭是給人看的,後者如何呈現完全端看作者的偏好與決定。

就這樣,隨著 Weblog 出版工具的發展,作者們或多或少都發展出奠基於上述幾項特質的世界觀;到了 1999 年四、五月間, Peter Merholz 開始把 Weblog 唸成 We Blog ;從此 Blog 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新的動詞。根據 Meg Hourihan 在「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 」一文裡的說法, Blog 這個動詞指的乃是按照各自的規則來整理資訊。當某個人在 Blog 的時候,並不是(或不單純祇是)生產被人們稱之為「 Blog 」的一篇篇文章;實際上,她是在實踐個人的信念,以她所認同且認可的規則,將她的感官所接受到的種種資訊,整理後加以出版,成為其他讀者所能夠閱讀的文本。

一旦有了 Blog 這樣的動詞,一些相關的衍生字就開始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 Blogger 就是 Blog 的人, Blogosphere 則是泛指所有 Blog 及跟 Blog 有關的網站的統稱。當我們開始深入 Blog 的時候,就不能忽略由工具演化所帶來的使用習慣改變。所有的 Blog 出版工具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要讓所有實做上的技術變得更輕易,而讓 Blogger 能夠把思緒集中在 Blog 的內容上。從這個觀點出發, Blog 又發展出更進一層的意義: Blog 是一種把「在網路上書寫」回歸到日常生活基本使用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著重於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鼓勵人們記載、內省及分享。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或許就能更進一步地體會 Blog 在國內的翻譯──「部落格」了。 Blogger 通常都會閱讀、引用彼此的 Blog ,儼然成為小型的部落;而 Blog 在視覺表現上,又總是一格一格的。另一方面,中文裡的「格」也能夠當動詞用,正所謂「格物致知」也。所以當「藝立協」網路社群的 ilya 打算把 Blog 翻譯成中文時,他決定翻譯成「部落格」,不但發音相近,而且意思上也極為貼切。同樣地, Blogger 就被翻譯成「部落客」了。

應用現況
部落格發展之初,清一色都是個人站台;這些站台幾乎都具有相同的特色:他們更新的頻率相當地密集,甚至一天更新好幾次;這些頻繁更新的頁面裡,文章大致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排列,而且往往是越新的文章在越前面,也就是按照時間的降冪排列;這些文章的內容通常會是以部落客為中心所發展出來的,而且富有大量超連結。這就是部落格一開始的樣子,個人公開的記事本。

雖然這些部落格每天都在持續增加之中,但是在網路世界裡,這樣的東西仍舊屬於地下文化的一部份;可是仍舊有不少在各方面有著重大成就的人,在當時就開始維護自己的部落格了。像是前 IBM 網路科技副總裁 John Patrick 、史丹佛大學法律系教授 Lawrence Lessig 、CSS 大師 Eric Meyer 、資料庫大師 Jeremy Zawodny 、制訂網頁標準的 Zeldman 、 Cyberpunk 界科幻文學宗師 William Gibson 等皆然。這些人身為大學教授、公司主管等,他們的同儕、部屬、學生們也就自然耳濡目染,於是部落格在不知不覺間就進入了學術界、企業界。

到了 2003 年後,部落格開始浮上台面,成為熱門的話題;不但 CNN 等主流媒體先後開始報導跟部落格有關的內容,許多名校如哈佛、史丹佛也相繼提供全校師生免費的部落格系統;更甚而者,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Google 亦嗅到了部落格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力,遂而併購了 Pyra Labs 這家提供免費部落格空間 blogger.com 的公司。部落格不祇在媒體上、在企業界展露鋒芒,就連政治界也不敢輕忽部落格的影響。最近的美國總統大選中, John Kerry 、 Howard Dean 、 Bob Graham 、 Joe Lieberman 、 Gen. Wesley Clark 、 George W. Bush 等候選人先後都開始撰寫自己的部落格。因為他們知道,要贏得選戰就要掌握選民;而部落格正是與選民互動的絕佳媒體,不但夠正式也夠非正式,正是表達政治理念與宣傳廣告的好幫手。

而在華人世界中,最早開始接觸部落格的是那些僑居國外的學生。這些僑生由於身在國外,接受各種不同文化的刺激,於是她們也跟著仿效使用。由於她們使用的多半是國外的資源,所以幾乎清一色地使用英文作為呈現文本的語言;雖然如此,這卻是華人世界中,最早萌現的新芽。隨著近年來部落格逐漸受到重視,有一位在美國讀書的菲律賓裔學生成立了「飯碗誌」,作為亞裔網誌大串聯。她用米飯、用碗筷做為亞裔世界共通的語言:雖然我們可能用不同的語言、住在不同的國家,但是我們都是用碗筷喫米飯的亞裔,有著無以比擬的情感。

單就兩岸來說,台灣的資訊介入顯然豐富得多,但是除了 1996 年「 PChome ePaper 電子報」、 1997 年「智邦電子報」、 2000 年「明日報 MyPaper 個人新聞台」這些加以品牌化經營的實際施用後,就呈現出一片停擺。反倒是近年來對岸開始起步了; 2002 年的八月與十月左右,相繼出現了「博客中國」與「中文Blog心得集」這兩個部落格集結網站 ─ 它們甚至開始回頭探討部落格這回事:是甚麼?能怎麼用?有些甚麼可能性?稍晚,一樣在 2002 年十月左右,這陣風纔又吹回台灣。首先是由藝立協社群所帶起了「正體中文blog資訊中心」,半實驗性地推廣起部落格;接下來在 2003 年二月間,經由這些在台灣的推廣活動之下,連帶地出現了「台灣應遞媒與部落格實驗」和「台灣部落格 – 天線部落 實驗網路」。

很快地,這股熱潮也開始蔓延到了台灣的學術圈、政治圈、傳播圈、和文化圈,除了前述的台灣大學、世新大學外,台北護理學院、中正大學、輔仁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央研究院等若干學術單位也開始部落格起來;他們有的是以系所為作者、有的是在研究生或研究員手上,更有的是教授群自己用得不亦樂乎。破報、立報、蜂報等媒體裡,開始部落格的也比比皆是;紫藤文化協會等文化組織,也有成員開始部落格起來。甚至連立法院裡,亦有委員看到了部落格背後蘊藏的能量。無論妳接受與否,但這樣的文化確實已經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改變。

隨著社會及文化的變遷,人類意識的聚合展現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如同社團、財團都能夠成為「法人」一般,部落客也逐漸跳脫了「自然人」的限制,而可以是一間公司、一個組織、或一群人。諸如 Six Apart 、 Bradbury Software 等公司,都以部落格來作為公司的官方站台;新加坡一個名叫 eLearningPost 的站台,則是用部落格來當作電子報,討論及研究 eLearning ;蓬勃發展中的 Creative Commons 也有自己的部落格。 Dallas Morning News 的編輯們自行成立 DMN Daily 部落格,公開的討論、辯論當日見報的新聞,這也是一種以「一群人」為單位的「自省」。即使在國內,也有以部落格來公布消息的台北護理學院,和內部用部落格做訊息交流的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應用。

其實部落格強調時間順序、寫作者觀點的內容,以及易於更新、頻繁更新的特色,跟交叉援引的能力,正適合用於新聞媒體。所以妳可以發現,國內的「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其實根本就是一份部落格;著名的 Slashdot 也以「社群部落格」自居,而像 Indymedia 這樣的系統,甚至可以視為部落格的變形。如果妳的眼睛再尖一點,應當不難發現,色情站台這種自有網路以來就不曾衰退過的產業,也早就部落格化了!

國外的部落格,已經漸漸發展到台面上了,不但有探討專門主題的部落格,也有雜誌媒體的稿件來源根本就是部落格;另外妳也能找到一些作家,不定期地彙整自己的部落格,而寫成了一整本書。像是 The Daily Flight 和 Mark Pilgrim 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也有一群人,正研究及嘗試著把部落格帶進教育的一環,因為閱讀、寫作、分享,以及我們前面提到的、部落格這種生活態度,正是終身學習的不二法門。這方面的研究與嘗試,又以海峽對岸的同胞們特別積極,委實令人汗顏。

最近這一兩年,由於國內網路社群「藝立協」推廣部落格不遺餘力,使得位於台大的批踢踢、位於交大的無名小站、位於師大的化育萬物等 BBS 站台,先後把 BBS 服務結X上部落格;另外也有一些熱血青年各自研發撰寫了「麥諾地部落格」與「部落格鄉村」這兩個提供部落格服務的入口,國內的部落客正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頗有即將超越當年「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壯舉之姿。如今歷史正在改寫,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而閱讀這篇文章的妳,也將成為這近代史上重要的一股支流。

運作方式
許多的部落格系統,往往會以「內容管理系統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 」或 CMS 的簡化版本自居,因為這類系統在設計上的目的就跟 CMS 一樣,都是希望使用者祇需要把精力著重在內容上,而不用為技術層面所困擾。雖然目的相同,但是由於各家部落格系統的設計理念、功能多少有所不同,所以介面也就有所變異了。

在這裡,我們將採用 Movable Type 這套部落格系統,來當作一般性的範例;不過若妳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連至 http://www.opensourcecms.com/ ,這個站台提供了許許多多部落格系統的試用帳號,讓妳能夠免去安裝之痛,就能實際操作看看各家介面。

多數的部落格系統都是設計成網頁介面的,相對於讀者所看到的板面,我們習慣稱部落格系統的管理介面為「後台」。後台裡通常會有調整部落格組態的地方,另外也會有上稿介面跟編輯介面(這兩者通常會很像);在上稿介面裡,妳應當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不同的欄位,沒有意外的話,用途即是這些欄位的名稱所指的意思。舉例來說,「標題」指的就是文章標題,所以當妳要新增一篇文章時,就該把文章的標題填寫在這個欄位裡;「主要文章本體」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妳大可把文章實際的內容都寫在這一欄裡。

某些支援分類的部落格,就會讓妳在此為文章選擇所屬的類別。根據系統的不同,各個欄位的位置會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有不同的額外欄位或選項。以 Movable Type 為例,新增文章畫面裡就還有讓較長文章得以分別顯示的「額外文章內容」、用來自定文章摘要的「文摘」、決定文章是否還要再經編審纔真的發表出來的「文章發表狀態」、決定是不是要為這篇文章開啟迴響功能的「允許迴響」選單、決定是不是要為這篇文章開啟引用功能的「允許通告」核選框、決定要如何剖析及處理文章內容的「文字格式」選單等。

以 Movable Type 為例,當妳填完這些資料並按下「儲存」按鈕時,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首先,系統會把妳這篇文章各個欄位的內容儲存到資料庫裡,然後系統會接著按照所有的索引模版來重建靜態頁面,於是妳的主索引頁面裡就會多出這一篇文章的標題、主要內容、發表時間、作者資訊等,然後彙整總索引裡也會多出這篇文章的標題及鏈結, RSS 1.0 feed 、 RSS 2.0 feed 、 Atom 0.3 feed 也會被更新,加入這篇文章的內容。

這些索引模版被重建成靜態檔案後, Movable Type 還會根據妳所選用的彙整方式,按照對應的彙整模版,也一併重建靜態彙整檔案。舉例來說,如果妳啟用了「單篇彙整」與「逐月彙整」的話,就會發生這些事:系統會按照「單篇彙整」模版來把妳這篇文章建立成單篇彙整檔案,馬上它又會發現妳的單篇彙整模版裡有著「前一篇」跟「下一篇」的情境,所以也會順便地重建前一篇文章跟下一篇文章的單篇彙整檔案,因為目前這一篇文章是前一篇文章的下一篇、也是下一篇文章的前一篇(聽起來很像繞口令吧?)。然後系統還會用「按時彙整」模版,重建這一篇文章所屬月份的逐月彙整靜態檔案。

就這樣嗎?不祇呢!如果妳啟用了「引用自動發掘功能」的話, Movable Type 還會察看一下妳文章裡所有用過的鏈結,偷偷連過去看一下有沒有引用資訊;如果有找到任何引用資訊或引用網址的話,這時候也會自動發出引用通告。妳看,妳祇需要按一下按鈕,部落格系統就幫妳修改了至少九個相關的檔案,而且鏈結、樣式都幫妳調得好好的,實在是省時又愉快吧!

我們剛剛提到了一些陌生的新字眼,像是「迴響」與「引用」,這也是許多部落格系統都會(但不見得一定有)的功能,且讓我們來逐一探究。

所謂的迴響,可能是最簡單而又直接的互動方式了吧。一旦妳啟用了迴響功能之後,讀者就能夠針對妳的文章發表回應、評論或感言。對於在網路上活躍的作者來說,提供迴響功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因為妳並不需要公開電子郵件信箱或任何私人聯絡資訊,卻又能夠讓讀者們發表她們想說的話。

事實上熱烈的讀者參與正是部落格活力的來源;當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會在妳的部落格發表迴響的時候,就會使得更多人養成前來瀏覽妳的部落格的習慣 ─ 因為就算妳自己沒空寫新的文章,妳的部落格還是會一直發生不少新鮮事 ─ 接著更多的讀者也會開始發表迴響。一切就有如滾雪球般,不斷地成長下去。舉例來說, Jason Kottke 的部落格上有一篇文章「 The Matrix Reloaded 」,其內容不過寥寥數百字,但是引發的迴響卻洋洋灑灑多達九百篇、共約十萬字!迴響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多數部落格系統中,迴響就像是留言板與討論區的綜合體。迴響跟留言板很像,都可以讓讀者輕易地發表回應、表達意見與感想;然而迴響又比雜亂無章的留言板好,因為迴響往往是跟著每一篇文章各自區隔開來的,就跟討論區一樣,同一區的迴響都有著共同的主題、共同的討論情境。當然自由開放的迴響很快地就遭致無情廣告的迫害,所以漸漸地,各家部落格系統紛紛為自己的迴響介面增添各式各樣的認證機制,或需登入、或需先回答額外問題纔能發表迴響,這些門檻無非是企圖抵禦擾人的廣告罷了。

迴響功能可以讓讀者在妳的部落格發表迴響;反過來說,如果妳就是那個去逛別人部落格的讀者,那麼妳也能夠利用迴響功能,在別人的部落格上發表妳的迴響。

問題來了,如果妳想要把迴響發表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該怎麼辦?當然妳可以寫一篇文章,然後在裡面加上一個鏈結,連回原本的那一篇文章。這樣似乎能夠解決問題,不過這會兒又會冒出新的問題。如果今天有另外一位讀者,從來沒有瀏覽過妳的部落格,不過卻也跟妳一樣讀到了原本的那一篇文章,那麼她並不會知道其實妳為那一篇文章寫過一篇迴響─而且這還可能是一篇洋洋灑灑、萬分精彩的迴響(所以妳纔會想要專文放回自己的部落格)。於是,妳所精心撰寫的迴響就沒辦法被很多人讀過,這個討論串就此分叉了,沒辦法很方便地讓人們看到多樣而精彩的文字交流。

問題看起來很麻煩,不過引用功能正是妳的救星。

在前面的例子裡,如果文章原作者啟用了引用功能,那麼妳在撰寫這篇迴響專文的時候,就能夠引用回原本的那一篇文章。妳的文章照樣被儲存、顯示在妳的部落格裡,就跟以前一模一樣;但是原本那一篇文章所在的部落格,此時也發生了變化。

原本文章所在的部落格,在妳(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文章的時候,會收到一個來自妳自己部落格的引用通告,這個引用通告不祇是用來通知說「嘿!有人引用這篇文章了」而已,它還會挾帶許多其他的資訊,包括了:妳的文章的標題、文摘、靜態鏈結,以及妳的部落格名稱。這些資訊將可以被顯示在原本文章所在的部落格上,而且是妳一寫完文章,對方的部落格就馬上會出現這些資訊。

現在對於其他讀者來說,當她們讀過那一篇原本的文章後,不但能夠看到直接附加在那一篇文章後面的迴響(如果原作者有啟用迴響功能的話),還能夠看到前來引用的文章。她們甚至能先讀到這些文章的文摘,再決定要不要花費這些時間與頻寬,連到其他的部落格去。

雖然迴響跟引用這兩個功能,使得部落格的社交味道又濃了許多,但是可別搞混了,他們既非部落格的充分條件更不是必要條件,選擇不要使用引用功能或迴響功能的部落格大有人在,部落格的重點在於反映出部落客的價值觀,而不在於是否有跟別人一樣的功能或介面。

隨著部落格發展而日益興盛的,莫過於 RSS 了。其實很難說是部落格捧紅了 RSS ,還是 RSS 讓部落格影響深遠。關於 RSS 的意思有兩種說法,親 Dave Winer 派系的人用 RSS 1.0 ,指的是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資源描述架構下的站台摘要);反 Dave Winer 派的人則是從 RSS 0.9x 跳到 RSS 2.0 ,指的卻是 Rich Site Summary (豐富的站台摘要)。這個版本/稱呼/流派之爭持續了好久,從政治角力到人身攻擊不曾止歇,在此也不贅述了。妳祇需要知道 RSS 也可以稱做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簡單的聯合),其概念就是拿 XML 作為基礎,用特定的標記來表達部落格(或任何站台)內的資訊;藉由統一的標記命名空間,多份 RSS 檔案(也稱做 RSS feed , RSS 飼料)得以被匯聚、統整。

另一方面,由於 RSS 飼料清一色祇含有部落格(或任何站台)的內容,所有的標記都祇是用來表達內容架構,而不帶任何媒體效果標記,所以檔案尺寸往往極小,而便於傳遞、取得與剖析。同樣地,部落格不見得要有 RSS ,有 RSS 的也不見得就是部落格;但若說部落格降低了表達的門檻,則 RSS 簡化了閱讀的難度,正可謂相輔相成也。

在 RSS 之外,這幾個月來又冒出了個 Atom 。 Atom 就跟 RSS 一樣,是個 XML 檔案; Atom 的功能也跟 RSS 很像,但是多支援了 MIME ,意味著妳將可以把各式各樣的多媒體檔案嵌入 Atom 飼料裡,甚至能夠拿來隨意匯聚成專屬的多媒體剪輯,無怪乎 Atom 一出,可謂千呼百應。 當然這個標準也還在發展中,本文撰寫之時, Dave Winer 甫提出把 RSS 整合回 Atom 的計畫,不過這一次是否又會引發激烈的鬥爭,沒有人能知道。技術的發展混入了人際糾葛總是讓人心煩,但是身為部落客的妳,起碼還能顧好自己鍵盤下的文字,而那纔是真實的。至於 RSS 或是 Atom 甚麼的,都祇不過是另一種格式的部落格/網頁罷了。

隨著部落格的發展,尤其是 RSS 和 Atom 這種便於閱讀、匯集、剪輯的內容格式一併流行起來,更加凸顯了網路其實是一種迥然不同的傳播媒介。在這種媒介上的資訊多半具有無限複製的特性,尤其是網誌這種把連結與引用視為特色的寫作方式,將使得傳統對著作權的觀念變得不適用。

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能夠進步,主要是來自於創意的累積,每個人都能夠奠基在別人的創意上,繼續發展自己的創意。由於有廣大的知識與創作已然列屬公領域 (Public Domain) ,因此這些知識與創作不再受到箝制 ─ 它們是自由 (Free) 的!今天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夠自由地演奏、談論、引用巴哈的音樂,而不需要擔憂侵權的問題或者得付錢給某人,這是因為巴哈的音樂已經自由了。莎士比亞也是,格林童話也是。

不過現行的著作權法中,往往過於嚴苛地保護著著作物 ─ 然而能夠從中獲益的卻是商人而非作者本人;當作者宣稱了著作權「保留一切權利 (All Rights Reserved) 」的當兒,其實是出版商悄悄地取得了所有的授權。諷刺的是即使作者本人,也難以透過現行的法律條文,「解放」自己的著作;她很難去宣稱像是「非商業用途下可隨意使用我的著作」或者「在不另行修改的前提下可自由散佈我的著作」這樣的權利下放,當然更別說有人能夠有辦法宣稱「我的著作皆屬公領域範疇,歡迎隨意使用」。

史丹佛大學法律系教授 Lawrence Lessig 多年以來都在關切著這些科技法律相關議題,也對於推廣自由文化不遺餘力;因此在 2001 年的時候,他和另外一些同樣關注此議題的其他人(包括了科技法律與智慧財產專家 James Boyle 、 Michael Carroll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教授 Hal Abelson ,律師/紀錄片導演/科技法律專家 Eric Saltzman ,公領域網頁出版者 Eric Eldred ),一起創設了 CreativeCommons.org ,推動「創意公共園地 (Creative Commons) 」,讓作者得以輕易地把自己的創作物放進公領域,而得以自由地散佈流傳。而「創意公用授權條款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就是用來落實創意公共園地的授權規劃。

創意公用授權條款遠比妳所想像的還要強悍;首先有一群律師在辛勤工作著,把這些授權條款化為精確描述的法律條文;另外跨國的 iCommons 計畫則更進一步地把這些條文與全世界各國現行的著作權相關法規整合在一起,讓妳隨時都可以拿著本地化過的條文內容上法院。除了法律條文外,創意公共園地還有一群工程師們規劃了相關的程式碼及資源描述,讓未來其他的應用程式也能夠「讀懂」這些媒體內容的授權條款。例如當妳在 Mozilla FireFox 瀏覽器裝上 MozCC 延伸套件後,祇要瀏覽到採用了創意公用授權條款的部落格時,就會看到代表授權條款的小圖示。

這些小圖示其實是創意公用授權條款的另一個特點:它把各種不同的授權方式簡約成簡短的句子和圖示,讓創作者以及讀者們能夠輕易地弄懂某個授權條款到底允許了些甚麼、限制了些甚麼。 Lessig 等人認為,祇有讓這樣的授權協議「真的能被一般人解讀」,纔有推廣及實踐的可能。

綜觀創意公用授權條款,它主要提供了幾個不同的授權選項讓創作者選擇:使用作品時是否需要提及原作者 (Attribution) ?作品是否不允許商業使用 (Noncommercial) ?是否不允許衍生著作 (No Derivative Works) ?以及衍生著作是否需要使用一模一樣的授權條款 (Share Alike) ?再經過排列組合之後,總共就產生了十一種不同的授權條款。

除了這十一種不同的創意公用授權條款外,創意公共園地也照這樣的模式採行了公領域 (Public Domain) 、取樣 (Sampling) 、 最初的著作權 (The Founders’ Copyright) 、 GNU GPL(Free Software Foundation’s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GNU LGPL(Free Software Foundation’s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等眾多不同的授權條款;雖然有這麼多種不同的授權條款,但是妳祇需要到 http://CreativeCommons.org ,就可以輕易地(祇消回答兩、三個選擇題)找出妳想要採用的授權條款,而且也能從那邊取得實際會用到的授權條款標記,非常方便。

現成的Blog服務
現在妳對於部落格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了,也許妳正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玩看看;雖然有成百上千種部落格出版系統或 CMS ,祇需要挑一個來裝,就能夠開始妳的部落格人生,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租用虛擬主機、管理虛擬主機、甚至是安裝一套部落格出版系統,都意味著額外的時間與考驗。所幸網路汪洋雖然如此遼闊,任何飄零的小舟卻也毋須擔憂無可靠岸之港,有各式各樣的部落格入口站台,妳祇需要填具申請單,甚至不需要有經濟或技術背景,就可以輕鬆入主部落格天地。

雖然自從「明日報」倒閉後,「個人新聞台」的使用率就大不如前,但是 PCHome 確實是拯救了死忠的個人新聞台部落客;如果妳要的不多,祇是要看起來清爽、功能簡明的部落格出版平台,那麼或許可以考慮到 http://mypaper.pchome.com.tw/ 免費申請一個專屬的個人新聞台。當然在這裡免費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妳將沒辦法決定甚至移除出現在新聞台的廣告,而且也沒有辦法創造或隨意修改出自己想要的版型,但或許正是這些限制,纔讓它的介面簡明好上手。雖然明日報沒有提供 RSS feed 與文章迴響、引用功能,但是卻有郵遞論壇及額外的留言板功能,也算是多少彌補了些這方面的需求了吧。目前 PCHome 有了一組新的維護團隊,負責維護個人新聞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個人新聞台也會有另一番面貌呦!

除了歷史悠久的個人新聞台外,在各入口網站裡最醒目的,或許就要算是「部落格鄉村」了。很難想像這個由 Howard 自己一個人用 PHP 所寫出來的系統,竟可以在台港兩地迅速竄紅累積了超過六千個部落格。部落格鄉村不但提供了三十多種版型及二十多首背景音樂供使用者選擇,也提供了 RSS feed ,而部落格間也有著「互設好友」式的互動模式。 Howard 曾經表示,他在設計這套系統時,就希望能跟郵件軟體一樣好上手。所以部落格鄉村有著親善的所見即所得編輯器,也可以輕鬆插入表情符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 http://www.blogtw.com/http://www.bloghk.com/ 一探究竟。

在台灣的另一處, KeaNy 、 zeelot 、 c3 這三位同學放下了手邊的 CS ,用 ASP 寫出了「麥諾地部落格」,而且這個作品還異常地優秀。麥諾地部落格最大的特色,莫過於簡繁並蓄的使用者介面;後台管理介面裡,清楚直觀的下拉式選單、按鈕,可以讓妳迅速編輯板面樣式、個人資料,對於進階的使用者來說,也可以直接編輯 HTML 、 CSS 或任何模版的源碼,非常自由。麥諾地部落格的三人小組,分別擔綱程式撰寫、客戶服務、測試的重責大任,熱血青年的精神使得這裡經常改版、添增功能,而又不失穩定,也有迴響、 RSS feed 、專屬討論區可用,全程免費也沒有討人厭的廣告,難怪連中研院的呂學一老師,也選擇了這裡。如果妳也是喜歡新奇玩意兒的人,也願意陪這幾位年輕人一起成長,那麼或許妳該到 http://www.drywettex.com/minority/ 逛逛。

前面介紹的都是單純網頁介面的部落格,不過如果妳是個 BBS 常客、也比較習慣 BBS 的操作方式的話,不妨到「批踢踢兔部落格」一探究竟。目前位於台大的「批踢踢兔」 BBS 站,由系統站長 in2 以 Perl 撰寫了部落格模組,任何在 PTT2 上有個人板的使用者,就可以透過編輯看板精華區的方式來部落格。同樣地,如果要更換或修改板面樣式,也一樣是藉由修改精華區來完成。這麼做的好處是,即使妳身處頻寬極小的險惡環境,也還是能夠部落格;這種作法的壞處大概就是不夠直觀吧。嚴格說來,批踢踢部落格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沒有迴響、引用、 RSS feed 這些東西倒還無妨,囿於系統每天祇能發表一篇文章,就糟糕得多了。不過這整套程式都是開放源碼的,所以有朝一日狀況會改觀吧。批踢踢兔部落格位於 http://blog.ptt2.cc/ ,頁面的 HTML 結構其實跟 Movable Type 的預設模版是一樣的,所以妳可以在批踢踢兔部落格裡,套用任何為 Movable Type 準備的樣式表。

無巧不成雙,當筆者所撰寫的「 BLOG 架站實務:使用 Movable Type 」一書由旗標出版社印行後,交大無名小站 BBS 站長 wretch 也受到啟發,遂而自己用 PHP 撰寫出「無名小站部落格」系統。跟批踢踢兔部落格不同的是,無名小站部落格僅祇有帳號部分與 BBS 共用,而在操作介面上則是完全獨立的。就後台介面來說,無名小站部落格跟前述的部落格鄉村是比較接近的,雖然提供了豐富的模版可以選用,但是卻限制了任意設計的自由度;不過也許正因如此,無名小站部落格在簡單易用上,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再更仔細一點,妳會發現無名小站部落格所提供的版型樣式,部分來自 http://www.sucharaka.jp/blog/ 這個日本部落格;這裡的素材、模版與樣式表其實是準備給 Movable Type 的,而無名小站就跟批踢踢兔部落格一樣,也刻意把網頁 HTML 格式規劃成與 Movable Type 預設模版一致,所以也能套用這裡的樣式表。無名小站部落格同時也綁兜了「無名相簿」,用來彌補部落格裡不能上傳圖片的缺憾;另外還綁兜了「無名留言板」、熱門統計與隨機部落格,以增加互動能力。本文撰寫之日, wretch 還在試著為無名小站部落格加入 RSS feed 的支援。對無名小站部落格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到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 一睹其廬山真面目,他們的服務也一樣是完全免費的。

繼台大與交大之後,師大的學生也為 BBS 增添了部落格的功能。雖然這個位於師大化學系裡的「化育萬物」 BBS 其實是承襲自「批踢踢實業坊」的程式碼,但是站長 pplong 在部落格方面的作法,卻跟無名小站部落格比較像。讓我們更精確地來說,「化育萬物的部落格」在帳號方面是與 BBS 共用的,甚至連啟用部落格都得在 BBS 的選單裡進行;然而他們所使用的部落格系統卻非獨創,而是修改過的 Movable Type ,另外再加上了相簿支援,因此對於熟悉或想用 Movable Type 的朋友來說,這裡不啻為一個好選擇。在化育萬物部落格也是免費的,請見 http://bbs.chem.ntnu.edu.tw/ www/blog/archives/index/ 。

上述的都還祇是在國內的、中文的免費部落格服務,如果英文嚇不倒妳的話,國外的資源就更多了。我們稍早提過被 Google 併購的 Pyra Lab ,就是以免費的部落格平台 http://Blogger.com/ 著稱;不過 Blogger.com 祇提供平台,並不提供網頁空間,妳還得到 http://www.blogspot.com/ 向 Blog*Spot 申請專門對應 Blogger.com 的免費空間纔行。這個 Blogger.com 搭配 Blog*Spot 的解決方案雖然得同時向兩處申請,但還是早年頗為流行的免費方案。 Pyra Lab 被併購後,陸陸續續地也提供了免費帳號的部分更多的功能,像是最近 Blogger.com 終於開始提供 Atom feed 了。而真的有需求的朋友,無論是在 Blogger.com 或 Blog*Spot 上,也都還可以選擇成為付費會員,以享用更多的功能、更大的空間。

除了歷史悠久的 Blogger.com 與 Blog*Spot 外,新興的 UpSaid 也是許多人的選擇。 UpSaid 的風格清爽,免費版的功能也較少,雖然沒有 RSS feed ,但至少還有計數器、留言板、迴響、投票等互動機制,而且也可以自由地修改板面樣式。國內知名的「南方」與陳豐偉,選用了每個月需付 2 美元的 UpSaid Premium ,因而也有 RSS feed 、進階隱私權控制等功能;不過在妳決定付錢之前,也可以先到 http://www.upsaid.com/ 試試看免費的 UpSaid Basic 。

有別於美式風格的 Blogger.com 和 UpSaid ,歐陸首屈一指的 20six 倒是顯示出了迥然不同的氣息與基調。可別小看了這個免費的服務, 20six 不但有著 RSS feed 、多媒體顯示、留言板、迴響、隱私權限控制等功能,還可以用電子郵件上稿,甚至能夠搭配 MMS 手機(當然要系統業者配合)行動部落格!鮮明的另類藝術與另類媒體,或許正是妳不該錯過 http://www.20six.co.uk/ 的絕佳理由。

另外還有許許多多免費(或可付費再升級)的部落格服務,諸如 Blog-City 、 DiaryLand 、 Pitas 、 Xanga 等,在此就不贅述;不過若妳願意為部落格投注金錢的話,就更不該錯過由 Movable Type 研發公司 Six Apart 所推出的 TypePad 。 TypePad 比起 Movable Type 可以說是更變本加厲,不但有權限控管、 Photolog 、 mail-to-blog 等功能,也能支援 PGP 非對稱式公開金鑰簽署;事實上過去半年多來, Movable Type 的發展之所以會呈現停滯狀態,就是因為 Six Apart 把全力都放在 TypePad 上了。也因此,雖然 TypePad 比其他付費部落格服務要昂貴些,但從測試時期起,就不曾冷清過。

講了這麼多,到底妳該如何選擇合用的部落格平台呢?首先妳應該先想一想自己會需要用到些甚麼特異功能,祇列出最重要、非有不可的幾項,比如說是想要有 RSS feed 、想要能自由修改頁面模版;務必勇於拋棄非必要的功能,這樣纔能選出合適的系統。接下來妳可以調查一下,妳所認識的人都在用哪一套系統、或哪裡有齊全文件,將來若遇到問題時,纔有救星可搬。然後呢?然後妳可以實地測試一下各個部落格服務提供者的網路環境,看看妳或妳的預期讀者連線時,速度是否可以接受。這時候還留在妳的候選名單中的,應該就不多了;然後妳可以開始逐一試用,看看哪一個候選者的介面跟操作概念,最符合妳的想法,大概就是妳的真命天子了。

又或者,妳恰好有足夠的網路資源,不甘依附在他人的屋簷下,而打算建立起自己的部落格,且聽下回分解……

2004年的11月,我開始找尋過去和追尋未來

回首從前,過去幾年的自己,有如西方神話中的戰神,

瘋狂的面對戰役,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而2004年,我徹底的落敗了,有如眾神被打入凡間,

由平凡的人群中,開始努力求生存。

也許2004年很不精彩,但是2005年絕對大放異彩。

期許自己能再找回自我,成為傳說中最神話般的人物~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