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有望、有愛的人生觀

有信、有望、有愛的人生觀

主講/阮大年(學院校長)

整理/謝蕙蒙(本文為泰山文化基金會照亮心靈講座摘錄)

 

有一次上課,距下課還有半小時,我出了一個題目考學生,告訴他們只要寫完就可以下課了,題目是「你為什麼要活下去?」奇怪的是,我才剛把題目寫在黑板上,一轉身就有一個學生交卷了。我很好奇他究竟寫什麼,怎麼會這麼快,結果一看他寫的是:「我活下去是為了吃午飯。」這個回答很有意思,也很難說它不對,但是它並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維生是手段,活下去才是目的

中午我到餐廳用膳時,又碰到這個學生,正在慢條斯理喝湯,我開玩笑問他,如果他活著的目的是為了吃午飯,現在吃飽了怎麼樣?要去自殺嗎?這學生反應很快,就回答我說:「老師,我還要活下去,因為我要吃晚飯。」我只好笑笑不再繼續追問。

當天晚上回到家,我竟然為了這個問題,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就起床聽唱片,聽著聽著才覺悟到,其實這個學生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問的是「為什麼──WHY?」可是他的回答是「HOW──如何」因為人要吃飯才能活下去,吃飯只是維持生存的一種手段,並非活下去的「目的」。

就像你問我為什麼要放唱機?我不能說是為了看唱針在運轉,因為我們藉唱針的運轉來聽其中的音樂,運轉只是為了聽音樂的過程,而非目的。所以很多事不能只看表面,忽略了它裡頭的意義;像人生有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等循環,是我們所看得到的生命歷程,但它並不代表人生的全部,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層次,如人生觀、生命的價值等,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多變,今日的我,已非昨日的我,明日的我亦非今日的我。因為生命是流動的,時時刻刻都在改變,所謂的「我」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受「身體」這有形的臭皮囊所侷限。

 

●尋找人生價值,超越有形生命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肯定與生命的價值,在追尋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其實就超越了有形的生命,代表著一個不受時空限制、永恆的我,在佛家講法說是一個抽象的靈魂,而不是身體所代表的全部。

什麼叫做人生觀?時下有些大學生抱著「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以為那就是他的人生觀,但去了美國之後你還是會回來,或是留在美國,終有一天會離開,不管是回來或是上天國,都只是人生的過程,而非目的,就好像坐公車,你一定先看這班車將開往哪一站,能不能把你載到目的地,至於中間會經過哪些站都只是過站,並非最重要的。

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當然很好,如果你還在尋找,則不妨多聽聽別人的人生觀,或許有部份剛好與你的觀念契合,那種驚喜,就像數學大師阿基米德有一天洗澡時突然想通一個定理,大叫一聲「我找到了!」,隨時就在你身邊出現。人生觀就像一面鏡子、一個方向或一張地圖,供人隨時檢討自己的人生目標,跟原來的想法是否一致?若不是,則應如何修正,才不至於每天只會吃飯睡覺,而忘了在這中間的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許多看不見的人生過程,所以我認為欲建立人生觀,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問自己:「我為什麼而活」而不是「活著做什麼」。

 

●加強身心靈整合,戰勝惡劣環境

  

什麼是健康的人生觀,我覺得最基本的是「信仰」。聖經說: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這個觀念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人都只追求看得見的,可以度量的東西,像讀書是看不見的,可是分數、文憑是看得見的,所以我們拼命追求高分,用收入、學位、住的房子等一切看得見的物質條件來肯定自己,而忘了如何把持自己的心靈。

所以我們人生要追求一些永久性的,不一定看得見的價值觀。像聖經裡面所說的信、望、愛三元素,可以為我們帶來希望,而信仰中因為有希望,才會產生愛。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猴子分成兩批,一批是正常長大的猴子,牠們與父母兄弟生活在一起;另一批則關在小房間裡,按時給牠們喝奶,給牠們溫暖的被子蓋,這些被孤立的猴子長大後,再放回猴子群中,卻顯得相當不合群,性格怪異、殘暴。

因此心理學家之後就寫了這樣的定律: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很孤單,缺乏母愛,長大後很容易變成一個不合群的人,很多人一看,糟糕!他小時候就是孤兒,沒有母愛,難道就會變壞嗎?並不見得。所以這個定律或許適用於猴子,但不適用於人。因為人是萬物之靈,碰到惡劣的環境仍可以自我調適,努力突破,而猴子雖然是靈長類,畢竟還是禽獸,無法像人類擁有身、心、靈,所以聖經上才會告訴你不要太重視看得見的物質慾望,它終會消失的;唯有看不見的、精神面、心靈面的,才能存續到永遠。    

 

●堅持善念,有信心就有希望

信心是一條道路,而這條道路你要如何去走?要有正確的方向,僅有一個「信仰」是不夠的,信心就是只要你相信,你盼望的事就可以真正實現。一個活在有信心、有盼望的人生之中的人,他的所做所為自然會朝著善的方向行去,主動去愛人,對別人釋出真誠、善意與關懷,而不是光是在嘴巴上說愛。因此信心的方向就是秉持善念,朝真、善、美的方向走,走到最後一定能成功。

有一部電影,描述一對夫婦新婚不久,太太懷孕正高興慶祝時,先生卻被檢查出罹患肺癌,只剩四個月的生命,而他的孩子還要等六、七個月才會誕生,所以這位父親可能連孩子的面都見不到,這讓他非常的憤怒、沮喪和自艾自憐,夫妻關係也變得十分緊張。

後來他去看一個中醫嚐試吃草藥,但是對他的病情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可是這位中醫師卻不斷告訴他要設法把恨意打消,快樂面對死亡,作好長期對抗病魔的心理建設。然後他有點想通了,他回想自己從小到大,跟父親的關係一直處不好,最後他離家時還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不要父親給他的姓。現在他想,反正自己快死了,就回去探望一下父母好了,可是一回去看到父親,父子倆還是吵架,鬧得不歡而散。

他很後悔,明明是希望在死前找回失去的親情,但落得如此下場,再想想未出世的孩子可能無法知道父親的長相,突然他開竅了,決定用攝錄影機拍下自己想對孩子說的話,假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種種問題,在影帶中現身說法,把自己的經驗拍攝下來,希望能夠一路陪伴著孩子長大。

●信心戰勝恐懼,無憾面對死亡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到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一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這讓我感到很內疚,但是這個人用錄影帶來告訴孩子,為父者的人生觀、信仰與生命感受,以及將來孩子交了女朋友,如何與母親的關係保持良好?他在生命最後幾個月中,生活有目標、有盼望、有意義,知道將來他的孩子會看到爸爸跟他說的這些話。這樣過了四個月,他還活得好好的,甚至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誕生。

最後他在臨死之前,還去坐了一趟摩天輪,克服了以前不敢坐的恐懼感。生命中已經沒有什麼事會令他害怕的了。這種自信並非自大,而是對生命的更加珍惜,電影的最後,這個男主角還是死了,但他讓人感受到的是人生充滿了信心、安寧和喜樂,充滿著盼望和真愛。

這種面對生命無憾無悔的態度,讓人動容。千萬不要說,這輩子過得不好,下輩子再來一次,或是壞事做盡,被槍斃後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要記得的是,「這一生,我們都只來一次」沒有人可以取代你我,我好、我壞,都是自己要負責,即使是雙胞胎,也都是一人一個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這一生過完了不會再NG重來。

每當不如意時,我就想起一首詩:「我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我知道誰掌握了明天。」我不保證你的未來一定平坦順遂或幸福快樂,但絕對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都是命運的創造者和自己的主宰,只要擁有好的人生觀,讓人感受到你是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人,即使一時碰到起伏挫折,也都能堅持正道,逐一克服。

在此祝福大家活到一百歲,在長遠的人生裡面,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觀,像是點唱機播放時,充分沈浸在每一段音樂中,而不是把唱片一圈一圈轉完,卻忘了裡面播放過的音樂,如此你才能真正享受到每一段樂音的美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